搜索
解锁南瓜里的“增收密码”——织金县农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助力乡村振兴纪实
盛夏时节,位于织金县三甲街道裕民社区的贵州省织金县农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农耀农业公司)加工园区内一派繁忙景象,数十名工人正有条不紊地将烘干的蜜本南瓜条分选、称重、打包、装箱,这些满载着高原特色农产品的纸箱将通过陆海联运的方式发往韩国,成为韩国市场上备受青睐的抢手货。
这批即将发往韩国的脱水南瓜条订单共计16吨。在包装车间,57岁的刘学先有条不紊地将南瓜条打包装箱,自公司成立,她就在车间务工。“除了分选包装,每到南瓜收获季节,我还要负责清洗、削皮,工作轻松,收入也可观。”刘学先说。
粤黔协作架金桥,产业帮扶结硕果。2018年,乘着粤黔东西部协作的东风,依托广东省的对口帮扶,广州耀泓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曾爱生带着技术、资金和市场资源来到织金县,成立农耀农业公司,在三甲街道裕民社区建成现代高效农业全产业链园区。
作为粤黔东西部协作重点引进企业,农耀农业公司以南瓜为主导产业,构建起“科技赋能+订单农业+跨境贸易”的全产业链模式,引进AD蔬菜烘干线、精品蔬菜干燥烘箱线、智能冷库等先进设备,形成年生产南瓜条、南瓜颗粒7500吨的产能。通过“企业+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公司在毕节市发展南瓜订单种植基地18万亩,通过社会化服务模式采取“保底+市场”价格机制**收购,截至目前,累计发放劳务工资近4000万元,带动2万余户7万人增收,将小小的南瓜打造成连接**外市场的“黄金纽带”。
“以前种南瓜全靠运气,靠天吃饭,现在有了订单,种子、技术、销路都不愁!”实兴乡王远吉与公司签订保底收购种植协议,公司提供种子、农资和技术指导,以高于市场价收购南瓜,心里踏实多了。这种“先签合同后种瓜”的模式,让省内外200多个合作社、上万户农户吃下“定心丸”。截至2024年底,公司在**签订南瓜订单25万亩,产值突破4亿元。
科技特派团助力,创新驱动促升级。作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农耀农业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发展引擎。公司与贵州大学、贵阳学院等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攻克南瓜品种改良、保鲜运输等技术难题,开展南瓜功能性成分提取,进一步推动产业向高附加值延伸。目前,公司出口产品已由南瓜加工品拓展到南瓜、辣椒、番茄、土豆等多种农副产品,出口国已由单一的韩国市场拓展到越南、泰国、印尼等国家和地区。2024年,公司已完成出口脱水南瓜条、冷冻红辣椒、鲜南瓜、鲜番茄、鲜土豆等农产品到韩国、越南等市场,出口额为2316.03万元,同比增长345.39%。
“公司正在建设20万吨南瓜智能储存库项目,预计今年出口额可超亿元。”公司总经理刘操介绍,项目建成后,配套冷链物流,严格控温控湿,南瓜储存周期将延长6至7个月,实现南瓜从种植到终端销售的全链条数字化管理。通过“南瓜银行”的方式能让更多种植户享受错峰销售带来的市场红利,带动更多群众增收。
据介绍,公司每年在南瓜收获结束的11月份还将陆续开展油菜、土豆等粮油作物种植,重点推广适合粤港澳大湾区市场欢迎的油菜苔油菜籽双用品种和出口业务所需土豆品种,让种植户进一步增收。
在曾爱生看来,把织金南瓜打造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品牌”,就不仅要让农户种好瓜,更要让他们掌握现代农业的“金钥匙”。“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授人以渔’,公司组建专业的技术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培训,并通过‘田间学校’‘线上课堂’等形式,将标准化种植技术普及到千家万户,让更多农户共享产业发展红利。”曾爱生说。
为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公司发展“以商招商”的模式,持续引进广东、湖南、湖北等**各地产业链上的客户携带资金和技术来贵州开展示范种植,并积极培育和引导本地种植户不断发展壮大。接下来,公司将在县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成立织金县南瓜产业协会,同时申请乡村振兴衔接资金、东西部协作资金,建设高标准智能化集中育苗大棚,成立无人机运输合作社,保障公司****市场所需原材料,实现多方共赢。
从乌蒙山区的田间地头到**市场的高端货架,农耀农业公司的发展历程是粤黔协作的生动缩影。七年来,公司荣获“**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诸多荣誉。未来,公司将继续深耕南瓜全产业链条,锚定“打造中国南瓜产业标杆”目标,推动南瓜产业向“精深加工+智慧农业”升级,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奏响更强劲的“协作之歌”,让小小的南瓜成为联结千万农户的“增收密码”。
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内容中如涉及加盟,投资请注意风险,并谨慎决策